尹鹏劳模为民服务创新工作室
短信购书咨询热线:18918968438
《血脂健康管理手册》 跟着二十四节气调血脂 春夏 节气 适合中国人的血脂调理方法、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 、为什么高脂血症、高血压常同时出现 、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、 什么是老年高脂血症 、应时而食
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10-27 22:36    
《血脂健康管理手册》 跟着二十四节气调血脂  春夏 节气 适合中国人的血脂调理方法、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 、为什么高脂血症、高血压常同时出现 、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、 什么是老年高脂血症 、应时而食


注:详介本书在 “ 保健苑 ” 窗内 

编 号 :  O  0019  -  02


出版社: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24-05-01

书号:9787574409286

定价:¥45.00

图书分类:生活娱乐 >> 保健养生

作者/译者:史明忠 蒋锴


     【内容提要】本书是给读者的关于血脂健康的综合指南。深入分析了维持血脂健康的保健方法,让读者通过科学的方式维持血脂平衡,改善血脂问题。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,精心为读者打造了食疗方案、经络穴位保健方法以及适宜的传统疗法。这些方法均经过临床科学论证,实用而又安全。图书所介绍的药材和食材易于获取。同时本书还强调了定期检查与记录的重要性,读者要及时了解自身的血脂状况。在发现问题时,书中提供了相应的调整和干预措施,帮助...


      跟着二十四节气调血脂     适合中国人的血脂调理方法  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、顺应四时


      有效改善 高脂血症 及其 并发症  节气养生  疾病认知  应时而食 中医视角  中医调治


      立春  二十四节气之首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一 候东风解冻、二 候蛰虫始振、三 候鱼陟负冰


       东风解冻 东风代指春风,春天来了,气温逐渐回升,春风吹过,冰雪消融的大地开始变暖。


       蛰虫始振 蛰指动物冬眠,藏起来不吃不动;振有抖动、摇动的意思。立春后5日,藏在洞中冬眠的虫类开始摇动,慢慢苏醒,迎接春天的到来。


       鱼陟负冰 陟有上升的意思,负是背负、背着。立春后10日,河里的冰开始融化,水面温度升高,鱼从水底向水面游动,此时水面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块,像被鱼背着一样漂浮在水面。


      【节气概述】立春,二十四节气之首,又名正月节、改岁。每年公历的2月3日、4日或5日,太阳黄经达到315度时即为立春。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,此时虽然春寒料峭,但寒冬已过,大地回春,东风解冻,万物生发,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景象.春到人间,天气转暖,更要注意春天的养生。


     【节气养生】 立春节气后,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白天渐长,阳光也暖和多了,气温、日照、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。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,我们一定要注重立春时节的养生。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注意护肝养阳,着眼于一个“生”字。“春属木,与肝相应。”因此,春季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,忌情怀忧郁,做到心胸开阔、乐观向上,保持心境恬适的好心态。


       高脂血症患者要借阳气始生、万物萌生、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,通过适当调摄,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,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,从而排出体内多余的血脂,避免沉积。


      【应时而食】立春时节,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,宜食辛甘发散之品,不宜食酸收之味,既要遵循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规律,也要做到“春季养肝”,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温补阳气、柔肝养肝的中药和食品,中药可选择枸杞子、郁金、丹参、元胡等,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、豆豉、葱、香菜等,应用这些食材灵活地搭配制作药膳,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含量。


      【药膳厨房】三七何首乌粥


        原料:三七 5克,制何首乌 30--60克,粳米 100克,大枣 2--3枚,冰糖适量。


       做法:粳米淘洗备用。三七、制何首乌洗净后放入砂锅中,倒入适量清水,水没过粳米两指即可,大火烧开,转小火炖煮30分钟后去渣,取药汁与粳米、大枣、冰糖同煮为粥。


       功效:益肝养肝,补血活血。适用于老年性高脂血症、血管硬化、大便干燥等病症。大便稀薄者忌服。


      【疾病认知】什么是血脂


       所谓“血脂”,指的是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。这些脂肪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,另外还包括磷脂、糖脂、固醇、类固醇。血脂在血液中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,以“脂蛋白”形式存在。胆固醇大部分由人体合成,少部分来自食物。而甘油三酯正好相反,大部分是食物中脂肪的分解,少量为人体合成。来自饮食的脂类物质称外源性脂类物质,由肝脏、小肠黏膜等合成的脂类物质称内源性脂类物质。无论是外源性脂类物质,还是内源性脂类物质,都需要血液运送到各组织细胞,因此,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


     【中医视角】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记载


       高脂血症为现代医学病名,中医典籍文献中并未见描述。但是典籍文献中有对于“膏”和“脂”的论述,这与现代医学中血脂的概念较为相似。如《黄帝内经.灵枢》:“五谷之津液,和合而为膏者,内渗入于骨空,补益脑髓,而下流于阴股。”“人有肥有膏有肉。”并根据人的形体不同而分为“脂人” “膏人” “肉人”,认为“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;肉者,身体容大;脂者,其身收小。”


       张志聪在《灵枢集注》也指出:“中焦之气,蒸津液化,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,余于肉则膏育丰满。”


      【中医调治】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


       中医认为,引起高脂血症的病因有饮食不节、脾虚湿困、劳伤心脾致心脾两虚、情志所伤、肾气虚衰、痰瘀阻铬。以上因素皆可导致机体功能减弱或失调,引起膏脂的代谢紊乱发生高脂血症。其基本病机主要是或由于外源性脂质摄入过多,或由于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,以正虚为本,痰浊血瘀为标。由于脾、肝、肾三脏功能失调致使气血不归正化而产生瘀、痰、湿、郁,且相互夹杂为患。这些致病因素反过来又可加重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,互为因果,形成恶性循环。


书籍分类
Book catego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