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详介本书在 “ 保健苑 ” 窗内
编 号 : O 0018 - 02
出版社: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18-04-01
书号:9787533775278
定价: ¥29.80
图书分类: 生活娱乐 >> 养生保健
作者/译者:
【内容提要】专家细说高血压 日常生活巧降压。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一旦患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。它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,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后威胁人类生命的“第三大杀手”。
其实,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,如:高血压性冠心病、高血压性肾病、高血压性眼病、高血压性脑卒中等,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。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,人们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理的饮食习惯,也不懂得养生之道,没有认识到“防病”的重要性。
如果及早认识到“防病”的重要性,运用得当的方法,让血压保持稳定,从而及早地控制高血压病情,让身体回归到健康的状态。
高血压,你了解多少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全身动一动,血压低又低 巧搭配美食降血压 心情好,降血压才会有奇效
中医降压,安全放心又有效 药物疗法,最快捷降血压方法 末雨绸缪,积极主动预防高血压
第 一 章 第 二节 高血压的分类
高血压病的分级
各种类型高血压的表现
高血压带来的其他并发症
哪几种类型的人容易患高血压
* 高血压的分类 在临床上,一般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。由于高血压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,可影响心、脑、肾的功能,甚至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,因此,世界各国的医学家都在对高血压进行研究。
按病因将高血压分为两类: 1>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中,90%以上查不出明确病因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。 2> 继发性高血压 是指已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。成人高血压中5%-10%可查出高血压的具体原因。通过临床病史、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对继发性高血压进行简单筛选。
* 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因素 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: 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经常食用肉、鱼、蛋类食品,膳食中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多。另外, 吸烟饮酒的人不断增多,而且烟酒量也不断增大。加之现代社会的竞争性和快节奏,增加了人们的紧张、劳累和精神压力。这些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的增多必然导致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。
医疗条件、卫生环境的改善 由于医疗条件、卫生环境的改善,传染病和流行病得以控制,人们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,而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的。
* 高血压病的分级 目前针对高血压病进行分级分层(危险分层),一般根据血压水平分3级,根据靶器官(主要是重要脏器)受损程度分低危、中危、高危、极高危4层。
1级. 高血压(轻度): 收缩压 140 - 159 毫米汞柱 或 舒张压 (90 - 99 毫米)汞柱。
2级. 高血压(中度): 收缩压 160 - 179 毫米汞柱 或 舒张压 (100 - 109 毫米)汞柱。
3级. 高血压(重度): 收缩压 > 180 毫米汞柱 或 舒张压 > 110 毫米汞柱。
* 危险因素 1> 吸烟 、2> 糖尿病 、3> 男性 > 55岁, 女性 > 65岁、4>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( 女性< 65岁, 男性 < 55岁 )。
* 靶器官损害 1> 左心室肥厚(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)。
2> 蛋白尿和/或血肌酐轻度升高(1.2 - 2.0 毫米/分升)。
3>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(颈动脉、髂动脉、股动脉或主动脉)。
4> 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。
* 常见并发症 1> 心脏疾病(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、心力衰竭)。
2> 脑血管疾病(脑出血、缺血性脑卒中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)。
3> 肾脏疾病 ( 糖尿病肾病、血肌酐升高 >2.0毫克/分升 ) 。
4> 血管疾病 (主动脉夹层、周围动脉疾病 ) 。
5> 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 (出血或渗出、视盘水肿 ) 。
* 各种类型高血压的表现 1. 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的表现 : 头胀、头痛、面红目赤、烦躁易怒、口苦咽干、喜冷、小便短赤、大便干结、舌质红、舌苔黄、脉弦数。治则以清肝泻火为主,方剂用龙胆泻肝汤、牛黄降压丸等治疗。
2. 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表现 : 头晕眼花、头痛头胀、耳鸣目眩、面颊潮红、失眠多梦、心烦急躁、下肢无力、、舌红少苔、脉弦细。治则以滋阴平肝为主,方剂用知柏地黄丸、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。
3.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的表现 : 头晕眼花、视物模糊、口干耳鸣、失眠健忘、腰膝酸软、肢体麻木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或弦细。治则以滋补肝肾为主,方剂用杞菊地黄丸等治疗。
4.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的表现 : 头晕眼花、耳鸣咽干、腰酸腿软、自汗乏力、肢冷畏寒、夜间尿频、心悸失眠、舌淡苔白、脉弦细。治则以育阴助阳为主。
5. 风痰兼夹型高血压的表现 : 肢体麻木、语言障碍、神态呆钝、半身不遂、出冷汗、脉弦细、舌苔白腻、舌质红。治则以祛风豁痰、宣窍通络为主,方剂则用导痰汤加减。
以上几型兼内风者,可加潜降熄风药;